主页 > 手机版开户多地探索城市用水开源节流减损 楼宇街巷 节水增

多地探索城市用水开源节流减损 楼宇街巷 节水增

时间:2024-11-23 21:47 点击:
  城镇节水降损是国家节水行动的重点之一。据了解,我国目前已建成1763个节水型社会达标县、145个节水型城市,在116个城市开展再生水利用相关试点,全国城市每年再生水利用量约180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9%。记者分赴多地,探访提升城市用水效率的可行方法。

  开  源

  “海绵”覆盖  消纳雨水

  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节约用水条例》提出,开展城市新区建设、旧城区改造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应当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因地制宜规划、建设雨水滞渗、净化、利用和调蓄设施。

  湖南常德是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海绵”是如何工作的?

  一场雨过后,常德市康桥蓝湾小区地面上只留下淡淡水痕。这一小区的地面,除了停车位和主干道路,基本都用植草沟和透水砖覆盖。雨水通过植草沟和透水砖,汇集到小区内的“雨水花园”,菖蒲在岸边摇曳,浮萍散落水面。

  “这些设施在大雨时起到‘削峰’的作用,避免出现积水;平时可以起到‘削污’的效果,截留地表径流的污水,通过生态过滤净化。雨水经‘削峰’和‘削污’后,可以作为小区景观用水。”常德市海绵城市建设服务中心四级调研员田忠义介绍。

  2016年起,常德市开始建设“海绵小区”,康桥蓝湾小区正是其中之一。

  地表的雨水汇入“花园”,楼面的雨水也没有浪费。

  在康桥蓝湾小区每栋楼后的绿化带里,都能看到一个容量在2立方米左右的小箱子。小区物业负责人陈小妮介绍,这是小区的雨水过滤收集系统,箱体上端连接楼栋排水管,下端安装有水龙头。需要时可以直接连接水龙头,用雨水浇灌绿化带。

  “此前,小区每平方米绿地每年大约需要两升水浇灌,现在15个雨水收集箱可以基本满足小区2.1万平方米绿地的灌溉需求。”陈小妮说。

  在常德,“海绵”不仅铺向新建的学校、公园、居民小区等的地面,还铺上了办公楼、教学楼、居民楼的楼顶。田忠义介绍,在常德中心城区36.1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内,雨水系统涵盖水系治理、防洪排涝、供水、截污治污、海绵院落等148个项目。常德市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基本实现78%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雨水泵站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海绵城市区域汇集的雨水,在泵站附近流入地下调蓄池,经过生态滤池过滤达标后,排入城区的穿紫河。在枯水期,这部分水源可以使城市内河保持景观水位和生态流量,也可以用作市政绿化灌溉用水。”常德市排水所服务所主任张军介绍,常德已在城区建设、改造37个雨水泵站。

  节  流

  园林灌溉  精准“解渴”

  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室外草坪上,一个个喷头正为景观植被洒水灌溉。这些喷头高低不同,方向各异,“配合”默契,边缘的植被也被“照顾”得很周到。

  这是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去年升级改造的微喷系统。“不仅能大幅节水,还改变了过去粗放型灌溉造成的不同植物旱涝不均的情况。”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土壤与水研究所首席专家王艳春介绍。

  《节约用水条例》提出,城镇园林绿化应当提高用水效率。作为严重缺水的超大型城市,北京一直在园林绿化节水方面发力。

  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研发了不少灌溉“黑科技”:高度可调的散射系列喷头可实现节水30%至50%;“根部涌泉灌”向土下做文章,让水从深层灌溉根系,减少蒸发损失;引入智慧控制系统,联网气象大数据,实时监测土壤温度、湿度和灌溉的水压、流量,为植被精准“解渴”……这些技术在北京不少公园中得到应用。

  据介绍,北京城市公园绿地实现以管灌、滴灌、喷灌和痕量灌溉等为主,目前99.3%已实施节水灌溉。

  北京还积极推动非常规水在园林灌溉中的应用。据介绍,目前全市建成节水集雨型绿地150处,67家公园配备雨水收集设施,90余家公园使用再生水灌溉。

  “《北京市节水条例》去年3月1日起施行,2023年北京新增300万平方米公园绿地完成灌溉再生水管网建设,2024年计划再扩大约200万平方米。”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二级调研员刘松说。

  此外,北京还探索用更多节水耐旱植物绿化城市,减少灌溉需水量。

  在温榆河公园,园区种植了大量的国槐、银杏、山桃等乡土节水植物,林下则采用野花、野草等逐步替代草坪。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还收集编制了适宜北京地区节水耐旱植物名录,涵盖56种乔木、61种灌木、34种草本植物和10种藤本植物。

  “我们将进一步推动节水耐旱型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继续推动林下补栎工作,减少冷季型草坪的使用,实现环境美丽与资源节约的平衡。”刘松说。

  减  损

  管网更新  降低损耗

  拿着像听诊器的数字测漏仪,戴着耳机,将拾音器放在地上缓慢移动……深夜11点,河北省唐山市一栋居民楼旁边,唐山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的测漏队队员张磊正在给供水管网“把脉问诊”。

  “公司漏损管理系统显示,该小区夜间用水最小流量发生异常,请前往判断当地供水管网是否有漏点。”接到值班人员通知,他和同事立即来到这里排查。

  近一个小时的“听诊”后,张磊确定了漏点所在位置。经过抢修,第二天一早,小区便恢复了供水。“幸亏发现得早,不然要白白流掉很多水。”张磊说。

  《节约用水条例》提出,建立供水、用水管网设施漏损控制体系,采取措施控制水的漏损。唐山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项目负责人郭宝江介绍,地下供水管网尤其是居民区下密布的地下供水管网存在漏损,是强化治理的重点。

  2015年起,唐山市分批分步实施独立分区计量,将供水管线分成多个单独计量的供水区域,在区域进水口安装流量测算表,计量数据传输到管理系统,实现实时监测。“用水数据一旦出现异常,系统便会自动提示,测漏队员接到指令后,可以快速前往排查管道漏点。”郭宝江说。

  登录唐山市智慧综合供水漏损管理系统,各分区计量数据、夜间最小流量分析图、日水量趋势分析图、压力分析图等信息一目了然。“通过数据分析对比,我们可以快速精确定量各个分区的水量漏失水平,及时发现管网漏损情况。”唐山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技术科科长吴昊岩介绍,2023年通过这一系统发现漏点89处,估算止损水量达30.51万吨。

  科学堵漏的同时,唐山也在推进管网更新改造。2017年以来,唐山市持续推进老旧小区供水管网改造提升、“三供一业”供水移交改造等工程,逐步用新型球墨铸铁等管材取代普通铸铁管、塑料管等老旧管材,大大降低了供水管网事故发生率。“目前,唐山市公共供水管网综合漏损率已从2015年的17.56%降至9%以下。”郭宝江说,唐山力争在2025年底将全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降至7%。

《多地探索城市用水开源节流减损 楼宇街巷 节水增》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